文、攝影/施習德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在海岸與海洋的生態系統中,寄居蟹擔任著底棲碎食者的重要角色,同時在海岸林中,陸棲的寄居蟹也肩負著傳播植物種子的責任,牠們對海岸生態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人類卻不斷破壞海岸的生態環境,使其棲息地日益縮減,甚至濫拾貝殼、直接捕捉牠們,使其族群受到極大危機。
台灣生態學者們曾呼籲民眾不要在海邊撿拾貝殼,以使寄居蟹有家可住,這項活動的推行獲得很大的回響,顯示大家很關心寄居蟹的生存。然而,一個以販賣陸寄居蟹當作寵物的行業卻悄然出現!由於是直接掠奪大自然的資源,將使得陸寄居蟹的族群滅絕速度達到空前的快速。
寄居蟹住在貝殼中的習性,使得牠被一些玩家相中成為所謂的寵物之一,由於攻擊力軟弱,遇到危險只能縮回殼中,飼主可以輕易地抓起貝殼控制寄居蟹行動,著眼點就是牠害羞的習性。然而,玩家們卻不會去養螃蟹、龍蝦、螯蝦當作寵物,因為這些蝦蟹不是快速逃跑,就是反咬一口抓牠的人。
寄居蟹背了一個殼,就如同帶了一個活動的洞穴,殼提供住在洞穴內的好處,卻沒有其限制,因此寄居蟹可以生存於穴居者所難以利用的環境,若是環境變得惡劣,寄居蟹仍可帶著牠的螺殼離開這個環境。
可惜的是,這個數千萬年前就演化出來的住殼習性,卻成為被人類控制的累贅,飼主選了一些美麗的貝殼、甚至人工彩繪過的貝殼,強迫寄居蟹更換過來,再以此互相炫耀取樂,這令我們痛心地想起馬戲團的不人道表演,讓飽受折磨的猴子、黑熊穿著人類提供的滑稽衣服學會兩腳走路甚至騎單車的畫面,顯露出操控、玩弄其他生命的醜陋人性。
由於寄居蟹無法以人工方式加以繁殖,當你購買了一隻陸寄居蟹,野外就少了一隻!商人們為了貨源的充裕,並顧及運送飼養期間的損耗,必須在野外捕捉更多倍數量的寄居蟹!然而,商人獲利所造成的大自然反撲,後果卻要我們全民來承擔。體驗生命不該是這樣的!寄居蟹是大自然的小精靈,正確認識牠們生態的地點,應該是生物與環境結合的海岸林或是珊瑚礁岸,而非人類家中的玻璃缸內。
一般貓狗已馴化,只要飼主疼愛牠們,牠們便會給予善意回應,是雙方互動的正面關係。然而,飼主強迫寄居蟹關在容器當中,只不過被當作一個新奇的玩物,除了不得不吃飼料之外,牠們不會如同真正的寵物般善體人意、藉慰心靈,只是滿足玩家炫耀取樂的心態,像貓抓老鼠般殘忍地把玩在手中。
台灣何時能夠看見海岸林中陸蟹滿地亂爬的美景?當你坐在林中時,閒晃的陸寄居蟹會在你旁邊走來走去,擺動觸鬚互相探詢著這個人類怎麼一直在看我們,或者有的還會故意觸碰你或夾你一下……我們希望有這麼一天,就算這是一個須付費參觀的海岸林野生動物園。
但願台灣不是本島與鄰近國家的寄居蟹終結者,不再是竭澤而漁的貪婪之島,我們呼籲家長與老師們能夠教導小朋友正確的保育觀念,不要購買陸寄居蟹這類野生動物當作寵物。由我們對小小寄居蟹的態度,或許可以反應出台灣真正的保育水準。
■縱使這個海螺殼已破舊不堪,連屁屁都遮掩不住,但寄居蟹還是捨不得丟棄它,因為其他貝殼已被人類撿走了。
■產於南洋的珍珠寄居蟹體色鮮豔,商販自其他國家進口,再以高價販售給民眾。
■住在海岸林樹洞內的陸寄居蟹,比起在玻璃缸中等死的夥伴們,實在幸福快樂多了。
■玩家將寄居蟹當成玩物,就是看中牠害羞的習性,抓住貝殼後,牠就無法攻擊而任人玩弄控制。
■海邊貝殼愈來愈少,寄居蟹只能屈就於蝸牛殼中,雖然十分脆弱,但總能保護住赤裸的腹部。
■連校園的園遊會中都設攤販售陸寄居蟹給小朋友,我們的保育觀念怎麼能夠從小生根?
■一隻一隻自野外捕獲的陸寄居蟹被購買回家,獲利的是商販,兇手卻是無知的小朋友!
P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