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
台東縣政府兩年前在綠島建構蟹類生態廊道,成效顯著,遭車輛輾死的蟹類銳減八成,僅今年就救了近萬隻,還包括保育類椰子蟹和果子狸。縣府說,未來會推廣到蘭嶼。
「這是全台灣第一條為螃蟹打造的安全回家之路。」縣府城鄉處綜合建設科長江慧卿說,綠島汽機車在公路上輾斃許多陸蟹,包括第二級保育類的椰子蟹;保育界非常重視,決定建構生態廊道。
台東縣綠島鄉設置蟹類生態廊道,搶救數以萬計的蟹,圖中保育的椰子蟹就走在安全的路上。
圖/縣府提供
江慧卿說,請中央研究院人員詳細調查生態,確認綠島鄉內溫泉、柴口、龜灣與公館等區域蟹遭輾斃情況最嚴重,參考日本生態保育經驗,在燈塔區域建構國內首座試驗性生態廊道。
工程人員先以浪板阻隔生物的行進路線,另埋涵管增闢新的「道路」,去年情況就很不錯。不過浪板不堪久用,今年改用更平滑、較堅硬的路緣石取代。
江慧卿說,監測廊道情況出乎意料的好,以往一晚有上百隻陸蟹被輾斃,如今20隻不到;五到八月夏季夜晚陸蟹到海邊產卵,獲得保障,保全了生態。
「生態廊道真正的驗收人員,是綠島的螃蟹。」江慧卿說,綠島常見的短掌、凹足、灰白陸寄居蟹及紫地蟹、毛足圓軸蟹等,都陸續經過廊道,每逢大潮或久旱後下雨的夜間,數量最多;燈塔地區多次記錄到椰子蟹身影,破除椰子蟹已在綠島絕種的說法。
除了蟹類,黑眶蟾蜍、斯文豪氏攀蜥、赤背松柏根及錢鼠等小型哺乳類,都有使用生態廊道的紀錄;其中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俗稱果子狸的白鼻心更是常客。
【2009/10/31 聯合報】
P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