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陸寄居蟹網絡日誌オカヤドカリブログ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大清洗

昨天終於替最大的缸進行了大清洗.

原本之前已經有洗缸這計劃. 但因為中型灰白, 最小的深紫陸, 和細小深紫陸相繼在主缸脫殼的關係, 所以一直也把洗缸的時間表延期.

昨天才有時間進行, 要清洗一個缸真不容易, 足足花了約2個多小時才能把的沙換掉和重新佈置.

首先, 先把飼養缸內的個體拿起, 放在一個細小的缸裏.

再來便是把所有佈置取走, 包括水盆, 流木, 空螺殼, 樹皮, 假樹葉, 洞穴等等.

跟著便先處理濕度區裏的沙, 先把沙移到一個大盆, 進行洗沙, (下圖)



清乾淨後便利用過濾網把沙內多餘的水份過濾. 因為是這是用作濕度區的關係, 所以過濾好後的沙不用把它們弄至全乾, 便可讓狀態濕濕的沙子放回濕沙區裏. (下圖)



(濕沙區換沙完成, 跟著便是處理乾沙區了)

*不過因為相機沒有電(需充電), 所以之後的過程不能拍照了.

這時便要清洗乾沙區的沙, 同樣把沙移到一個大盆, 進行洗沙, 過濾等程序. 待沙子洗好後, 便可以把沙子放在太陽底下曬乾, 曬乾後存入箱子裏留待下一次備用. 

那乾沙區裏的沙如何? 因為在之前已經準備了而曬乾的沙, 這時便可以把乾的沙倒到乾沙區裏.

沙子處理好後, 便可以清洗流木和其他佈置. 清洗好後便可以再重新佈置了.

總括來說, 洗沙子的所需時間是最長的. 清洗一個缸實在不易.
PR

關於最近的不實攻擊本店說明(我的回覆)

http://www.shop2000.com.tw/winddragon/news


以下是我對此事的回覆:
1. "數量多便可以捕捉", 可能很多人也沒覺得有問題, 問題是個人覺得被捕捉後陸寄居蟹被對待的方法......放在那些所謂養殖場的籠子裏. 另外, 香港和台灣不同, 因為香港沒有棲身陸寄居蟹, 所以不能說香港跟台灣一樣環境破壞而越來越少.

傷到誰? 當然在於人道上, 個人覺得是傷害到當地的生態, 業者往往以"公斤"來計算牠們的數量, 舉例來說:之前聽說過一個比喻, 在十億人口的國家, 每個月死了兩萬人, 可能是微不足道. 但單單看這每個月死兩萬人, 便是可觀的數目. 這套在捕捉陸寄居蟹身上, 大家時常說現在野外還有很多數量, 卻不考慮到被捕捉的數量…… 和牠們的將來.

"永遠會有足夠的量"? 當業者補捉了牠們後, 野外便少了很多, 雖然還有一定的數量在野外, 但能成功繁殖下一代的數量便會減少.

舉例說:
第1年: 野外:100隻, 捕捉了:30隻, 餘下:70隻, 新一代數量:10隻 
第2年: 野外:80隻,  捕捉了:30隻, 餘下:50隻, 新一代數量:10隻 
第3年: 野外:60隻,  捕捉了:30隻, 餘下:30, 隻新一代數量:10隻..........
(但每一年, 下一代能成功登上陸地生存的, 會有多少呢, 會多過被捕捉的數量嗎? )
如我的推測有錯, 請指教.

2. 大家都知我在網頁所說的是業者, 不是單單針對某一家. 而有說你這家是沒有執照的, 所以曾有店家與你進貨, 但最後也被海關扣查而被銷毀, 這樣被白白銷毁了這些生物寶貴的生命. 業者賺多少錢, 與我沒有關係, 我又不是業者. 我關心的只是業者對待牠們的方法.

3. 問題還是數量問題和對待方法, 與業者能賺多少沒有關係, 沒有人強迫業者去販賣陸寄居蟹的.

4. 期待. 不過和蟹皇的咀臉一樣, 永遠都說沒有時間整理, 但一直也沒有看過你有打出飼養方法的資料.

5. 生命總會有終結, 個人覺得, 飼養生物重點在於, 在牠們天命之年時提供給牠們最好的照顧, 那當然會有因未有足夠知識而導致死亡的個案, 所以才努力研究, 討論怎樣比較好的飼養方式, 這也是我最初設立本站的理念.

但看看那個"養殖場", 很難和"飼養"談得上關係... 如果真的要比喻的話, 就是把一大堆生物被困在一起, 好運的便會被售賣出去, 總算被人"領養"了, 但在那裏死去的會有多少呢?

道不同, 不相為謀.

脫殼(脫皮)資料補充

近日在想想還有甚麼有關飼養上的知識和大家分享,便想到有些有關脫殼(脫皮)等資料可以再作一些補充。

在<陸寄居蟹研究室>內有關<脫殼>一篇裏,有提及陸寄居蟹脫殼前的較明顥的徵兆,其中有
-不斷重覆挖掘底沙
-動作變得不活躍
-經常躲藏起來

不斷重覆挖掘底沙,但又不活躍和躲藏起來? 看起來這3點好像有些矛盾。在此說聲不好意思,因為一直未有詳細解釋得很清楚。 其實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看。

個人把脫殼分成3個時期,「脫殼潛伏期」,「脫殼準備期」,「脫殼進行」。

(1)「脫殼潛伏期」
個人認為要判斷個體是否將要脫殼,一般來說最明顯是觀察牠們有沒有重覆挖沙這動作。除了剛購回家的個體,因為要適應新的環境而會有一些挖沙的動作外,當個體穩定一來後,其實平日是不會看到牠們有挖沙這動作的(有說溫度過高和濕度過低時,牠們也會挖沙,但如溫濕度正常的話,也可排除了這問題)。所以,當陸寄居蟹開始有挖沙這行為時,我把它稱為「脫殼潛伏期」,意味著牠們期後便會有脫殼行為。不過這「脫殼潛伏期」倒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跟據我自己記錄下來的挖沙情況,從起初挖沙到最後躲藏在沙裏脫殼,期間牠們重覆挖沙、躲藏、返回沙面、又再挖沙、躲藏等這些動作的時間,可以是幾天、一星期、甚至一個月時間,有的還會直接一開始便挖沙躲藏起來。

「脫殼潛伏期」期間有些個體還會進食,有些不會進食。另外會發現有些個體起初挖沙後,會停了下來,再隔了一段日子才會挖沙。

簡單來說,當看到個體開始有挖沙這動作,便要注意牠們會在期後進行脫殼,而這時便不要干擾牠們,雖然不知道這段時期會維持多久,但我們還是要待心等待。

(2)「脫殼準備期」
當陸寄居蟹四處挖沙,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躱藏後,便會進入「脫殼準備期」,牠們會靜下來,不活躍。

個人覺得可分成2個場合來看:
A. 「在沙底下脫殼」
挖沙(1)→躲藏在沙裏(不活躍)(2)→進行脫殼(3)

B. 「在洞穴/黑暗處(沙面上)脫殼」
挖沙(1)→躲藏在洞穴/黑暗處(不活躍)(2)→進行脫殼(3)

看看(2)這時段,其實這時不論是A場合或B場合,牠們都是不活躍,靜了下來。

問題是如果牠們是A的場合,牠們會在沙底下作準備靜止下來,不活躍。

另外B的場合,有些個體起初一樣會挖沙,但其後會選擇在洞穴或暗黑處裏作準備,這段時期牠們也會不出來活動(不活躍)。

(3)「脫殼進行」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脫殼準備期,牠們便真正開始進行脫殼這個動作(脫掉舊殼這個動作)。

就此告一段落

4月3日收到了水產試驗所 副所長的電郵, 說已通知那位研究生直接與我聯絡. 但到現在, 整整一個月了, 仍然收不到那位研究生的回覆.

上星期再一次電郵給副所長, 也沒有了回覆. 其實我一直也沒有否定水產局能成功人工繁殖/人工孵化陸寄居蟹. 只是我總會愛凡事問過究竟.

我想此事就此告一段落吧.  希望有一天我是會在新聞裏看到有關成功人工繁殖陸寄居蟹的消息.

但其實個人認為人工繁殖只是沒有辦法之中的消極辦法. 人工繁殖只是希望能增加牠們的數量, 不要讓牠們減亡, 再者其數量的增加並非為了讓人們繼續有得捕捉. 沒有危機, 便不用人工繁殖吧.

要牠們不要步椰子蟹的後路, 保護牠們的棲身環境, 減少濫捕才是首要做的事. 因為棲身環境要是被破壞, 即是數量多也不能生存. 數量多但又過份被捕捉的話, 牠們能繁殖下一代的機會也會變少.

簡單來說: 保護棲身環境->數量自然會得以維持->加上沒有被濫捕->能成功繁殖下一代的機會增加->下一代又能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

有人說陸寄居蟹和椰子蟹不同, 因為陸寄居蟹在某些地方數量還十分的多, 多得不能想像. 而且那些地方還未被人類開發. 而且椰子蟹的數量大幅減少, 和牠們被人當作食物有關. 所以陸寄居蟹究本不需要保育. 如果說椰子蟹數量減少是因被食用而被大量捕捉, 那陸寄居蟹被也不是因被作寵物而大量捕捉嗎? 而且現在地球環境每況愈下, 不少動物原來的棲身環境也遭人類日漸破壞, 不要少看人類的力量, 當動物棲身環境被壞, 牠們的數量被會一時之間大幅下降, 甚至整個族群也會被滅亡. 大家可以綠島為借鏡. 而還未被開發的地方, 終有一天會被人開發的, 大如亞馬遜森林, 近年來也不斷被人開發, 樹木被砍伐大大減少, 沒有樹木, 生態很難維持.

椰子蟹在之前數量也是很多, 為何現在數量少到要立例保育呢? 反過來看, 很多動物的命運也可能一樣.

人類很聰明, 懂得運用地球資源, 但最後人類可能變成最蠢的生物, 因為我們的地球會被自己的聰明而破壞, 看看全球暖化現象便知, 聰明反被聰明誤, 人類最後也不能鬥過大自然.  

很有意思的保育文章s

在這裏分享一篇我看到的保育文章, 很有意思的. 雖然這篇說的是關於龜鱉類動物, 而不是陸寄居蟹, 但也希望有朝一日大家也會讓文章中的作者般, 愛珍所喜歡的動物.

廣州清平市場報告
http://www.hkherp.org/modules/weblog/index.php?user_id=0&cat_id=10


商業倫理這東西

JANUARY 24, 2007

商業倫理這種東西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商業倫理這種東西
如何正義公平公正呢?
這看來是個很難的問題.....

   高中上課就學過非洲和南美洲為了取得金,當地的人民用劇毒的氰化物來進行這項工作,然而,這些第三世界的人民,他們所得到的錢遠不如幕後出錢開採的跨國公司所得到的多,造成的環境汙染與人體危害,全由這些所得不高的人們一併接受。
 生科週當初開發商品時,曾和老師討論過動物性商品,不論活動或是死去生物遺骸,在利用於無本商品上,都有生物倫理上的問題。老師舉例,有人從屏東運一萬隻寄居蟹北上,全部都是無本取得野生動物,到台北夜市販賣時,只有五千隻,其他的呢?全死了!如果有人也這樣學著賺無本生意,台灣有多少的寄居蟹可以抓呢?老師又說,有人曾經請教他那裡可以得到比較特別的寄居蟹,商人想要大量養殖後賣出去,並且將一定數量的寄居蟹野放回大自然,這樣的概念是不錯,但是全民對於保育的概念並不足夠,台灣從失去蝴蝶王國的封號不能不引以為鑑,所以老師也回絕這樣的請求。
 商人以得到最大的利益為目標,看著大同、中廣、輝瑞等知名企業裁員,我曾和同學說,如果就經營者的角度來看,省去不必要的負擔,可以賺更多的錢或是停止損失,那我一定要這樣做。資本主義下,很難會考量到員工生計的問題,商業至上的背後,所要考量到的倫理問題,更是少之又少;往往涉及永續能基本得到源源不絕的利益,企業才會思考倫理這種東西,像是照顧貧童、支持生態保護等等議題或是計畫。
 少宗介紹這個店,感覺上就很有意思,寒假有空應該就會去看,大家有時間不訪也去看看吧!

最新COMMENT

[07/06 Tony]
[07/06 Momoko]
[07/08 手语]
[05/30 手语]
[05/29 Tony]

SEARCH CONTENT

忍者COUNTER

Copyright ©  -- 陸寄居蟹網絡日誌オカヤドカリブログ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CriCri / Photo by Geralt / powered by NINJA TOOLS / 忍者ブログ /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