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 (2016-04-18 19:25)
黃淑凰是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主任行政員,她穿著長衣長褲,帶著大檐帽,臉上笑容親切,被景區其他員工親切的稱呼為“寄居蟹媽媽”。(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高雄4月18日電(記者 徐夢溪)“6年前,我和女兒發現海岸邊有一只寄居蟹,原本要穿貝殼的它,穿了一個瓶蓋。女兒問我,媽媽,為什麼寄居蟹要穿塑膠瓶蓋?那時我是答不出來的。”談到寄居蟹,黃淑凰娓娓道來。
黃淑凰是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主任行政員,她穿著長衣長褲,帶著大檐帽,臉上笑容親切,被景區其他員工親切的稱呼為“寄居蟹媽媽”。
女兒的問題啟發了她。黃淑凰想要幫寄居蟹找家,成立了寄居蟹安心成家推手方案,幫寄居蟹找殼,還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成立了寄居蟹快樂天堂。
怎樣找殼?黃淑凰說,第一,不能撿貝殼,因為意義不大。第二,不能買貝殼,因為越多人買,商人就通過各種渠道,提供更多貝殼。第三,可以利用家裡已有的貝殼。第四,可以利用飯店裡不要的貝殼。
黃淑凰會把收到的郵寄過來的貝殼洗乾淨,但要如何把貝殼送給寄居蟹?她想了幾個地點。第一就是海邊,但海邊會有人撿貝殼,而且寄居蟹除了海栖的,還有陸栖的。黃淑凰想到,她曾在園區看過寄居蟹,就想嘗試著在園區放貝殼,讓寄居蟹過來。
“有人說不可能,但我想要試一試。我在2011年時,從4月1日愚人節開始,放了25個貝殼。一直到5月25日,來了一只穿著貝殼的寄居蟹,它看到我很緊張,當當當就跑了。我看它拿了什麼東西跟我換,原來是這個塑料瓶蓋。”
黃淑凰說,她看到塑料瓶蓋時就哭了,一邊哭一邊說,歡迎你到我們家來倒垃圾。從那時開始,黃淑凰已經幫20863只寄居蟹成功換殼,同時也收了286個塑膠瓶蓋。
中評社記者來到黃淑凰親手打造的寄居蟹快樂天堂。在一片樹林中,數十只寄居蟹藏在落葉和草叢之間,如果安靜下來,還能聽到寄居蟹們發出的“窸窸窣窣”的聲音。在小樹林前,擺放著一片白色貝殼,等待夜幕降臨時,寄居蟹的到來。
“我們的活動目的不在於募集貝殼,而是希望,呼籲大家到海邊不再撿貝殼,還給大家一個乾淨的自然環境。我們推動負責任旅遊,讓大家不管去哪裡旅遊,都可以盡一些心力,讓大家不再破壞,也愛護這個環境。”
由中國評論通訊社和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479)、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聯合組成的“南台灣聯合採訪團”於4月11日啟動,將在高雄及屏東進行為期一周的專題採訪,展開感受善與美之旅。
採訪團此次行走的地方頗具特色,主要可以分為三條線:一是具有人文底蘊的路線,包括旗津天後宮、萬金教堂、一貫道天台山、佛陀紀念館、客家文化園區、蔡英文之故鄉楓港等。二是具有藝術氣息的路線,包括駁二藝術特區、山地門藝術村、美麗島站、十鼓橋糖文創園區等。三是自然風光路線,包括小琉球、東海岸、鵝鑾鼻公園、海生館、白砂、滿州佳樂水、四重溪等。
此次採訪活動的總督導為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林富男,總調度為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執行長陳雅婷,高雄副指揮官陳錫堅、屏東副指揮官郭子義。採訪組組長為中評社採訪主任林艷,組員為中評社記者徐夢溪、張爽、金裕超。共同參與此次採訪活動的成員還有高雄漢王洲際飯店董事長林崑山、台灣藝術公司人員包括副總經理柯芷吟、營運部經理謝佳伶、採訪編輯主任洪威喆、王麒勳、組長陳奕帆、翁祥盛,中評社副總編輯羅祥喜也將全程參加採訪活動。
【中央網路報】
P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