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8
文 / 邱郁文
藍天下白浪輕拍著沙灘,對墾丁的印象就是享受這南國風情。但是,在這片美景下卻隱藏許多危機。這幾年的海岸環境劣化,以及海洋生物資源貧瘠化,從這些生物棲息地的品質,我們看到海洋生物生存的危機。
寄居蟹媽媽釋幼的過程充滿危機:在穿越海岸林和海水間的沙灘時,會被好奇的遊客撿拾甚至帶回家;當到達碎海區釋幼時,不合身或太輕薄的外殼,就會讓寄居蟹被浪捲走;完成潮間帶釋幼放出發育蚤型幼蟲期的幼苗後,在回程時被遊客不小心踩破殼,嚴重時就被踩扁。
寄居蟹終生都要背著軟體動物死亡後留下來的貝殼,寄居蟹柔軟沒有鈣化外殼的腹部必須藉著貝殼的保護,用以躲過天敵攻擊,並利用合適殼型,讓螯與殼口的密合程度,保持抱卵時受精卵的溼度。每年農曆三月到十月時是寄居蟹的產卵期,牠們在晚間從海岸林緩慢地爬到海浪邊釋幼,完成釋幼後再慢慢地爬回海岸林躲藏。
屏東縣後灣,安逸的南國風情。(邱郁文 攝)
後灣海岸上可看見在台灣海岸出現的所有陸生寄居蟹種類,除了椰子蟹外,有灰白陸寄居蟹、短腕陸寄居蟹及藍紫陸寄居蟹這三種陸生的寄居蟹。
給陸生寄居蟹好社區好房子
保育陸生寄居蟹必須要先考慮到它的生活史,我們用買房子的思考模式來想這件事:先選社區(或學區),再選建案買房,社區就是海岸林棲地,買房就是「選貝殼」。
陸生寄居蟹選的「社區」,它們的生長地方要有完整海岸林,海岸林裡若有豐富地下水、湧泉或海岸溪流,更能滋潤蘊密的樹相,樹蔭遮蔽不讓陽光直射底質,讓底質維持一定濕度。樹林裡的枯枝落葉和熟果落到地面形成豐富腐植層,成為許多小型無脊椎動物的棲息地,這些植物性或動物性的食物成為雜食性寄居蟹充足的食物。這樣的大環境就是它們的「社區」。
藍紫陸寄居蟹。(邱郁文 攝)
選好社區之後,就要選房。在後灣村海灘上有一片珊瑚礁裙礁,珊瑚礁裙礁間的潮溝裡也有細礫石,而潮池和裙礁外有沙地。這些多元的棲地,提供了多種軟體動物,有了豐富且不同種類的貝類在這海岸生活,生老病死後留殼,源源不絕地提供寄居蟹可利用的貝殼。所以,這個海岸棲地若健康不受到破壞,就讓這些建築師發揮空間,有了很多製造殼的建築師,寄居蟹就不愁沒房子住。
寄居蟹的幸福海岸計畫
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在墾丁海岸發現許多寄居蟹背的都是非洲大蝸牛的殼,這些蝸牛殼薄又易碎,被踩踏或在降海時要爬過高達2公尺的水泥堤防時,失敗跌下後往往摔得破殼,破殼失去保護作用,往往就造成寄居蟹死亡。
短腕陸寄居蟹。(吳欣儒 攝)
為什麼適合的螺殼會越來越少?主要是適合寄居蟹殼型的蠑螺和赤旋螺是遊客到墾丁海產店常會點的菜色,在過度捕撈的過程,螺連殼都被送到餐廳,最後被當成垃圾丟棄,所以海邊沒有大殼,很多寄居蟹只好使用小號空殼。加上遊客隨手撿拾,貝殼被帶回家,海邊可被利用的殼就越來越少。另外,海岸汙染、土地開發導致海岸林破壞,海岸棲地變化,軟體動物沒有足夠棲地棲息,造成殼元補充越來越困難。
所以,保育寄居蟹就要重維護海岸棲地保育並復育潮間帶軟體動物資源,幫寄居蟹把「社區」規劃好,再把好的「建築師」請進來,讓寄居蟹有好的海岸林棲息,有好的房子背,給牠們更多好房子替換。
在海邊看到背著塑膠瓶蓋的寄居蟹,甚至沒有殼的寄居蟹,這些陸生寄居蟹就是台灣海洋環境的健康指標。所以,把海岸林用怪手推掉等於摧毀掉寄居蟹和陸蟹的社區和家園,我們賠得起嗎?
作者為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本文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被遊客踩破殼,辛苦活著。(蘇俊育 攝)
寄居蟹住的地方需有多層次、多樣性高的的海岸林。(邱郁文 攝)
海岸林有蘊密林相,樹蔭遮蔽。(邱郁文 攝)
後灣海灘有珊瑚礁裙礁、潮溝、細礫、潮池、沙地等,構成多元的棲地。(邱郁文 攝)
找不到空殼,只好住在煙火塑膠蓋。(蘇俊育 攝)
住在破玻璃瓶口。(顏易君 攝)
體型較大,完全找不到空殼的無殼寄居蟹。(蘇俊育 攝)
後灣海岸林被非法開路整地,嚴重破壞海岸林生態。(邱郁文 攝)
Tony: 上圖所說的藍紫陸寄居蟹, 是凹足陸寄居蟹才對.
P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