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7, 2006
所有的貝殼,寄居蟹都有辦法住嗎?到底哪些種類的貝殼才是寄居蟹需要的?讓本文告訴你。
許多環保人士都大聲疾呼不要撿貝殼,以免搶了寄居蟹的窩,事實上長久以來這一直是個似是而非的觀念,其實這樣的理論只能說是半對半錯,主要的原因是一般的民眾對於''貝類''這一群生物實在很陌生,對於寄居蟹的習性了解也有限。在探討這問題之前必須要了解到並非所有的貝殼寄居蟹都能住。
全世界的貝類共計12萬種,扣除陸生的之外大約有8萬種生存於海洋,當中再扣除至少1 萬種沒有殼的,其餘不到7萬種的海產貝類當中,有一群細長型灣管狀的稱為象牙貝,寄居蟹不會住,全世界約有一千種。還有一群被稱為石鱉之形狀扁平的貝類,全世界同樣約有一千種,雖然單一個體就有8片貝殼,但死亡後8片貝殼就各自分散,寄居蟹也無法住,還有一大類是我們較熟悉的雙殼貝類,這個族群全世界就有將近3萬種,絕大多數生活於海中,我們常吃的牡蠣、蜆、蛤仔、西施舌、蚌都包含其中,它們的貝殼也是寄居蟹無法利用的。
通常寄居蟹能夠用來居住的貝殼是具有螺旋狀外型的海產貝類,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海螺,螺殼內才有寬大的空間得以容納寄居蟹的身體,當然也有一些陸貝〈蝸牛〉或是淡水螺的殼順著溪流衝到海邊被寄居蟹撿去住的例子。然而海螺當中也有一些不具螺旋型貝殼的種類,例如貝殼呈片狀的九孔、鮑螺〈俗稱鮑魚〉、笠螺、青螺、透孔螺、舟螺等,它們的貝殼造型也讓寄居蟹無法利用,此外太小的貝殼〈台灣近海就有數百種只有零點五公分左右的迷你貝類〉也不易被寄居蟹拿來住,而古代用來作為錢幣的寶螺,有著球型的貝殼,但因殼口太過狹窄,寄居蟹非不得已也不會拿來住。
如此算來,能夠被寄居蟹利用居住的貝殼真的只占一部分,那些與寄居蟹生存無關的貝殼讓人們撿去不但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也是有助於學生認識海洋生物的絕佳教材,就算不撿最後也會因自然風化而毀壞。與其以偏蓋全地說撿貝殼會傷害寄居蟹,不如加強我們的生態、鄉土教育,讓身為海島國家居民的我們,對於時常出現在我們生活週遭的海岸生物能夠有最基本的認識與了解。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理事 賴浩然
P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