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7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林愛龍說,由於海灘貝殼數量大減,寄居蟹也難「安心成家」,雖然瓶蓋不透氣、不是牠們的「合宜住宅」,但有總比沒有好;而看在這些淨灘的環保義工眼裡,「實在很心酸!」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表示,寄居蟹的成長過程,會隨著身驅長大,必須不停地更換尺寸更大的貝殼;但人類大量撈捕採食貝類,或將貝殼製成紀念品在藝品店販售,還有很多遊客習慣撿拾貝殼帶回家紀念,造成貝殼大量消失,寄居蟹連寄居的殼都很難找,只好利用寶特瓶蓋、破掉的燈泡、甚至沖天炮的塑膠套等人工廢棄物棲身,且有逐年增加趨勢。
林愛龍說,寄居蟹背人工殼現象已有好幾年,去年墾丁住宿業者看不下去,發起「帶七個螺殼,可享住宿五折優惠」活動,鼓勵消費者把在海產店吃剩的貝殼收集起來,由業者放回海灘,讓寄居蟹有個天然的家。
林愛龍呼籲,民眾不要再到海邊撿貝殼,也不要到商店買貝殼紀念品,「那只會加速破壞生態。」至於寶特瓶飲料,「能不喝最好,否則喝完也請隨手旋緊瓶蓋」。
【本報台北訊】環保團體淨灘時,發現一個奇怪又不忍的現象:寄居蟹找不到貝殼,竟背著塑膠瓶蓋棲身(見上圖/荒野保護協會提供,呂縉宇攝)!非報系
P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