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陸寄居蟹網絡日誌オカヤドカリブログ

カテゴリー「飼養觀察心得/生活點滴」の記事一覧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新玻璃缸

看了很多關於飼養缸裏維持一半乾沙一半濕沙的資料, 便決定去試試製造這樣的飼養缸來看看. 希望找到一個更加適合牠們的家.

經過一整晚的佈置, 終於完成了.

飼養缸裏左邊的是10cm厚乾沙, 右邊的是15cm厚的濕沙. 淡水盆和海水盆放在濕沙那邊是因為基於將近脫殼的陸寄居蟹住住會到較濕的沙挖掘, 找尋一個可以躲藏的地方. 所以, 基於濕沙有助牠們挖掘洞穴, 所以便把水盆放在那一邊.

在未放海水之時, 嘗試放了一種新的材料-莫絲(moss), 這是爬蟲類飼養者常用來飼養樹蛙等需要高濕度等動物, 莫絲有助提高濕度, 在外國很多人也會在陸寄居蟹的飼養缸裏放莫絲. 在海水盆未注入海水時放下了莫絲, 出奇地看到牠自行爬到莫絲上停留, 很可能牠喜歡那充滿濕度的感覺吧.

而乾沙那邊主要是其活動的地方. 有2個由花盆製成的洞穴供躲藏. 另外還有沉木供攀爬. 而塑膠假葉則掛在洞穴上, 以遮掩洞穴和外來的光線, 使洞穴有更有安全感.

因為乾沙興濕沙中間放了一塊板來隔離兩種沙, 而沙高度也有高低, 所以便放了流木供牠往返兩邊地方.

住了數天, 中型灰白才剛開始適應新的環境, 但已經有2天在晚上的時候到濕沙區那邊挖掘沙子, 希望這樣濕沙的佈置會更有效幫助到牠脫殼成功.




PR

無奈, 暫時放棄飼養大個體, 各位繼續加油

「唔識便要問, 不要裝作識」這時昨日聽一位很有份量的人說的. 當然也可套用在我身上. 對於陸寄居蟹, 有很多東西也還未清楚, 前幾天短腕在脫殼途中死亡. 事情來得太突然了, 即使過了多天, 也未能知道牠的死因是甚麼.

所以也說我不是專家, 在不懂的時間也需要詢問他人. 看完下面的情況, 或許大家會有些其他不同的見解吧, 可以一起研究研究.

8月29日 (晚)

在噴霧時嗅到一陣異味, 檢查後發現正在脫殼中的短腕陸死亡. 在牠身旁有一自斷出來的大螯和牠脫出來的舊殼.

難道裸體後的陸寄居蟹最終也是逃不過死亡的命運!?

詳細的死亡原因還不太明白. 2月初, 牠在飼養下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脫殼, 脫殼後已經察覺牠的甲殼乾乾的, 沒有了之前的光澤. 但牠在自行浸了海水後, 明顯變得較好. 但不久出現了裸體情況, 幸好成功把牠救治.

一直到8月, 牠再開始挖沙了, 在此之前也看到牠經常走到水盆喝水, 每天牠也幾乎把水盆的水喝光. 終於牠找到了在流木下躲藏. 這時只有繼續保持適當濕度, 等待牠脫殼成功.

可惜雖然牠成功脫下舊殼, 卻不知為可會死亡, 可以看看牠脫下出來的舊殼, 有點不同.

正常一般脫下來的舊殼是十分堅硬的(有一定厚度), 也會有些光澤. 但牠脫下來的舊殼卻是薄薄一層的, 沒有光澤, 很脆的樣子. 個人覺得可能在第一次脫殼的時候已經出現問題, 所以第一次脫殼後其甲殼其實是未完全變硬的. 到底是甚麼原因?



上面的是第一次脫出來的殼, 有正常. 下面的是今次脫下來的殼


右螯腳, 和右邊胸足


左螯腳


左邊胸足

個人推測:
1)攝取鈣質不足?
已經有使用鈣粉, 和定時餵飼蝦, 蛋殼等鈣質食物.

2)鹽分不足?
已經設有海水盆.

3)水分不足-所以新殼不能擴大?
已維持適當濕度

4)甲殼病?
看牠脫出來的舊脫的表面來看......

5)吸引不到足夠的陽光?
雖然陸寄居蟹不需曬日光浴,.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夠促進爬蟲類動物身合成維生素D3, 進而幫助鈣質的吸收. 莫非這對甲殼類動物也有幫助!?

6)沙子濕度不足?
近來看看外國/日本的網站, 都說他們飼養缸的沙子是濕濕的. 濕的程度是好像我們到海邊玩砌沙一樣, 在沙子上挖洞而不會崩塌下來, 這樣的濕度便最好. 其原因是這樣的沙子會使陸寄居蟹更輕易挖掘洞穴, 而濕濕的沙子也會替牠們維持濕度. 我一向也主張沙表面乾乾的(除非脫殼時), 現在可能是改進的時間. 正在想最理常的製作方法-可以是把飼養缸分隔兩方, 一方沙乾乾的, 一方沙濕濕的, 而水盆則放在濕沙的位置......還在研究中.

7)其他原因??
說到底可能和養問題有關. 之前已死了橙紅陸, 深紫陸...現在是短腕陸, 全都要大個體. 每一次也只能活1年多.

跟據之前的經驗, 我已不斷改良我的飼養缸, 但最終還是如此.

我想我是不適合飼養大個體, 所以暫時不會再飼養大個體, 專心飼養中小型個體.

待我有一天家有很大很大的空間, 才重新設計如何一個如何飼養大個體的飼養缸.

所以說, 我也不是甚麼專家, 我也不能保證我自己所飼養的個體....活下去.

很多東西也在研究中, 離陸寄居蟹最理常最適合的家還很遠.

不正常的脫殼週期

在網站內說,一般陸寄居蟹的脫殼週期為,小的個體約2~3個月脫殼1次,大的個體則1年脫殼約1~2次,但看到一些台灣的朋友說牠們的陸寄居蟹,尤其是一些斷腳後的陸寄居蟹,牠們的脫殼的次數變得比較頻繁,這情況可以稱為不正常的脫殼週期。

剛也看了一篇有關脫殼週期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其說法如下:

剛剛飼養的個體,可能會受突然的環境影響,而在短時間首先脫一次殼。當習慣了新的環境後,牠們的脫殼週期會變得相隔較長。

陸寄居蟹的脫殼週期也會受突發原因影響而縮短: 
例如為了使斷腳再生而脫殼,螯腳等較大部分在一次脫殼後還未能再生時,會在短時間內再重新脫殼。

還有一個情況可能的是當牠們搬出較大的螺殼時,為了使身體適合其螺殼大小而在短時間內翻覆進行脫殼,使其身體急劇成長。

以上這樣的情況,陸寄居蟹的身體會比平常的脫殼承受更大的負擔和壓力,發生意外的機會會更高。所以,遇到斷腳或搬進大螺殼的個體時,可以多給鈣質和蛋白質(肉類、魚類等等)的食物,為牠們可能會緊急脫殼作好準備。

生理上的脫殼

在這分享我在幼時的經驗,小時候還未懂得飼養陸寄居蟹。

在寵物店購買了一隻約乒乓球大小的西伯利斯陸寄居蟹,當時寵物店的人只叫我用淺水來飼養,我便只用了一塊格仔板當陸地,在飼養缸注了些淺水來飼養。每天只給牠吃蘋果,因為寵物店的人說只給牠們蘋果便可。

我還記得當時寵物店裏的飼養缸佈置是在底部鋪上綿花,加上一個水盆,這麼簡單。

飼養了幾個月後,一天發現牠脫殼了,整個舊殼原原本本地脫下來,這時我第一時間是把牠拿出來收藏,並沒有把舊殼給牠。

結果牠在脫殼後幾日便裸體了,跟著離開了。

這便是即使環境不好,當牠們生理上要成長時,也會有機會脫殼的。問題是脫殼後牠們能否繼續生存。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大家一個反面教材吧~!

6年之間的對比

不知不覺, 飼養陸寄居蟹已達6年之久, 時間說長也不說長. 如果說陸寄居蟹壽命可以有50年, 6年只是約10分之一多一點點已矣. 飼養心得只得一個 -- 用心照顧每一天.

下圖是其中一隻陸寄居蟹6年之間的大小變化. 照片中左邊的是6年前的大小, 右邊是現在的大小.

最新COMMENT

[07/06 Tony]
[07/06 Momoko]
[07/08 手语]
[05/30 手语]
[05/29 Tony]

SEARCH CONTENT

忍者COUNTER

Copyright ©  -- 陸寄居蟹網絡日誌オカヤドカリブログ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CriCri / Photo by Geralt / powered by NINJA TOOLS / 忍者ブログ / [PR]